:::

年度大事紀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google+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微博

民國六十七年 東溪大橋落成,勉勵楊恩典成為口足畫家

民國六十七年恩蒙 蔣總統經國先生蒞臨本院,省縣政府斥資興建水泥大橋一座,徹底解決我們對外「行」的問題。 六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先總統蔣經國就任第六任總統後第八天,再度到六龜山地育幼院巡視,快要上小學的楊恩典向「蔣爺爺」訴苦說她沒有手、不能寫字,「蔣爺爺」告訴她「可以用腳寫」,使她以堅毅不拔的決心,用腳學會平常人用手做的各項事情,更於六龜鄉學區書法比賽榮獲優勝獎狀,成為知名口足畫家。

民國六十五年 蔣總統經國先生改建水泥廣場,遇見楊恩典小妹

六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總統再度躬臨,撫慰有加發現籃球場地塵沙飛揚有礙觀瞻及衛生,手令榮工處改建為水泥廣場。 
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三度蒞臨,親見廣場美觀實用,至為欣喜,突遇楊恩典小妹雙臂闕失,憐恤之心油然而生,垂詢其生活情形甚詳,抱持良久不忍釋手,立令速送振興復健中心接洽,以便安裝義肢,親民愛物,無微不至如此仁政舉世罕觀。六十三年三月,天生無手的楊恩典,剛出生就被她的父母親拋棄在岡山菜市場的攤架上,媒體報導後,楊牧師夫婦把她抱回孤兒院,取名「恩典」。 

民國五十三年 克難搭草棚

民國四十四年夏浸信會神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楊牧師自願申請派偏遠山區傳道因其妻是山胞隨派至六龜基督教浸信會收養教會旋即在六龜中學兼課,此時收入頗豐,楊牧師夫妻經常前往山地鄉傳道,如發現山胞生活困苦或失依孤兒即自動徵求其親友同意,帶回家中撫養隨著日子流逝數年後達收養孤兒至二十四名之多。 
民國五十三年因家中無法容納於是在六龜鄉興龍村大苦苓找到一塊荒地即現址,由教會兄姊親自動手搭建一克難草棚,並以克難方式經營,至今日收養失依孤兒達壹百多名。

民國四十一年 開始收養孤兒

四十一年底在家中開始收養第一個啞巴孤兒,名叫林路得,並保送他讀省立台北盲啞學校。

民國四十一年 創辦動機與目的

楊牧師參加陽明山嶺頭浸信會神學院夏令營時常到蔣夫人創辦的華興育幼院參觀,感念德政為照顧軍人官兵遺孤,使其下一代子女獲得生活與教育的保障,楊牧師夫婦因此感念到當時的山胞生活堅苦環境與風俗習慣的不同,貧病交迫孤苦無依的兒童在本鄉尚無收容孤兒的慈善機構,楊牧師夫婦更許下志願,有朝一日自己能夠有力量收養山胞失依無孤的兒童給予生活教育醫藥及輔導就業之機會也為山胞孤兒謀求養育福利。